sean Site Admin
註冊時間: 2006-10-16 文章: 54
|
發表於: 星期二 十月 17, 2006 3:09 pm 文章主題: 番仔溝 |
|
|
番仔溝是北港鎮外效區,長期以農業狀態存在,由於人口外流,目前正是處於老化現象。
番仔溝自古即有一個大湖,係本鎮最大湖;查應係潟湖遺跡所存,湖之東側有育英國小,湖因學校進出之橋,一分為二;該湖係莊內公產,平時放魚,適時捕賣,多由莊民共有。
番仔溝,清朝時屬大槺榔東堡,莊外有潭,據「雲林采風冊」所載:「為大槺榔、白沙墩洩水之所。春秋乾涸多生水草,褰裳可涉;夏秋則匯槺堡之水,潭水頗盈。產光魚、雜魚、蝦、蛤之屬甚多,不需放種而魚自生,貧民資以為利。」據文獻記載,本潭可是當時大槺榔東堡,唯一的境內大潭,人民亦造竹橋與鄰地相通。故在當時記載,大槺榔東堡惟一較具規模的竹橋,即本莊往他村莊過潭之竹橋也!
番仔溝莊內有自清時即存之宋江陣,陣容龐大,係莊民自唐山邀請傳授,自有傳統價值。
日治時代,日人調查官有原野土地,調查指出,番仔溝潭亦名大牛埔潭,本非沼澤,而係因雨河流改道或氾濫聚成。當時殖民政府在嘉雲南興建嘉南大圳,本縣原少水田,因建水圳之利,得變水田。此外當時大量的荒埔地、沼澤、沙崙等地,經過整理而成為良好田地。本里番仔溝潭,在日本政府配合製糖會社積極整治下,並挖渠利用牛挑灣溪排水,堆平潭中沙崙填補低漥地,再施以土地改良,頓使沼澤地成為千頃蔗園,成為北港製糖會社重大農場之一,此即為「番仔溝農場」,數年前,該農場仍保有舊式糖廓;今為台糖所有,日治時除生產糖業供應日本國內需求外,在軍事上,它更是營區及軍車戰器之藏匿處所。
目前番仔溝農場處於轉型停滯中,筆者認為可配合鐵道發展觀光列車,在番 仔溝 設立終點站,由本地農夫,以牛車載送遊客遊莊內,在配合整治番仔溝莊內湖的工程發展觀光景點,相信自有一份文化知性之旅。 |
|